文献集锦
2025年上半年客户文献精选
2025年上半年共收集引用Genomeditech Co.,Ltd. (Shangha,China)文章共计300+篇,其中在影响因子40分以上的顶尖期刊(Cell一篇、Cancer Cell一篇、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两篇)发表4篇。
文章所涵盖的服务包含质粒构建、慢病毒、腺相关病毒AAV、细胞株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此外还有抗生素、脂质体转染试剂、慢病毒包装和浓缩试剂盒,siRNA等常用科研类试剂。
本篇精选了2025年上半年十篇高分文章,让我们一起追踪医学研究进展热点!
1、同义突变通过破坏m6A依赖的mRNA代谢促进肿瘤发生
Cell 文献标题:Synonymous mutations promote tumorigenesis by disrupting m6 A-dependent mRNA metabolism DOI:10.1016/j.cell.2025.01.026 | |
💬文献简读 癌细胞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会获得许多突变,包括不会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义突变。 RNA 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转录后修饰,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在此,我们在癌症基因组中鉴定了 12,849 个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扰乱 m6A 修饰模式,我们称之为“m6A 破坏突变(m6A-DMs)”。这些是同义的 m6A-DM(sm6A-DMs)或错义 m6A-DMs (mm6A-DMs)突变,前者在 CDKN2A 和 BRCA2 等肿瘤抑制基因中富集。 使用表观转录组编辑,我们证明在特定 sm6A-DM 位点纵 m6A 水平会影响 mRNA 稳定性。此外,将 CDKN2A sm6A-DMs 引入癌细胞可促进肿瘤生长,而 BRCA2 sm6A-DMs 使肿瘤对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治疗敏感。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sm6A-DMs 是潜在的致癌驱动因素,揭示了对肿瘤发生及其他同义突变的影响。 👉吉满助力:慢病毒浓缩试剂盒 |
2、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蛋白基因组学特征揭示了临床相关亚组
Caner Cell 文献标题: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non-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unravels clinically relevant subgroups DOI:10.1016/j.ccell.2025.03.016 | |
💬文献简读 这篇研究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对108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anNETs)进行了全面表征。 研究发现MEN1基因突变通过调控CENPV等分子影响肿瘤发生;开发了基于GNAO1/INA/VCAN的三蛋白预后标志物;鉴定出4种具有不同分子特征和免疫微环境的蛋白亚型;通过类器官蛋白基因组学揭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子特征。 👉吉满助力:siRNA |
3、重组XBB.1.5加强剂诱导针对包含KP.2和KP.3的JN.1亚系的稳健中和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 文献标题:Recombinant XBB.1.5 boosters induce robust neutralization against KP.2- and KP.3-included JN.1 sublineages DOI:10.1038/s41392-025-02139-5 | |
💬文献简读 四川大学团队通过系统评估重组XBB.1.5疫苗对JN.1亚系的中和效能,首次揭示: 1)WSK-V102D加强剂可使KP.2/KP.3的中和滴度提升8.16-9.86倍,为当前流行株防控提供有效工具 2)JN.1亚系通过L455S+Q493E突变组合形成“双重免疫逃逸屏障”,需加速迭代疫苗抗原组分 3)三价蛋白疫苗设计策略可突破单一毒株抗原的局限性,为应对未来变异提供技术储备。 👉吉满助力:新冠假病毒 |
4、重组蛋白疫苗诱导抗SARS-CoV-2 JN.1和XBB系亚变体的保护性免疫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 文献标题:A recombinant protein vaccine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SARS-CoV-2 JN.1 and XBB-lineage subvariants DOI:10.1038/s41392-025-02154-6 | |
💬文献简读 鉴于新冠病毒Omicron XBB和JN.1亚变体免疫逃逸及免疫印记现象给疫苗研发带来挑战,研究团队先基于HR序列自组装特性构建重组三聚体蛋白RBD_XBB,1.5-HR 并制备成疫苗。 随后开展一系列实验,在动物实验方面,对小鼠和大鼠进行肌肉接种疫苗,借助ELISA实验检测结合抗体,运用假病毒中和试验和活病毒中和试验评估体液免疫反应,通过ELISpo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免疫反应和生发中心反应,观察43周以探究长期免疫效果;对已接种灭活或mRNA疫苗的小鼠进行RBD_XBB,1.5-HR 异源加强免疫,再进行病毒中和试验评估加强免疫效果;用活EG.5.1病毒攻击接种疫苗的小鼠,监测体重变化、病毒载量和病理变化来评估疫苗保护效力。 在人体实验方面,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招募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接种疫苗,监测7天内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采集不同时间血清样本进行假病毒中和试验和活病毒中和试验评估免疫原性,以此全面探究RBD_XBB,1.5-HR 疫苗作为新冠加强针的潜力。 👉吉满助力:新冠假病毒 |
5、伤害感受器神经元通过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促进PDAC进展和癌症疼痛
Cell Research 文献标题:Nociceptor neurons promote PDAC progression and cancer pain by interaction with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and suppress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DOI:10.1038/s41422-025-01098-4 | |
💬文献简读 课题组人员进一步证明,在PDAC的肿瘤微环境中,伤害受体神经元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抑制CAFs中白细胞介素-15的表达,抑制了自然杀伤(NK)细胞的浸润和细胞毒功能,从而促进了PDAC的进展和癌性疼痛。 在PDAC患者中,肿瘤组织的伤害性神经支配与NK细胞浸润呈负相关,与疼痛强度呈正相关。这种关联是PDA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他们的发现强调了在PDAC的发展过程中,伤害感受器神经元通过与CAFs的相互作用对NK细胞的重要调节。研究团队还提出,靶向伤害感受器神经元或CGRP信号可能为PDAC和癌性疼痛提供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吉满助力:D-荧光素钠盐 |
6、免疫抑制性JAG 2+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通过介导效应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阻碍卵巢癌中PD-1阻断反应
Cancer Communications 文献标题:Immunosuppressive JAG2+ 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hamper PD-1 blockade response in ovarian cancer by media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ffector regulatory T cells DOI:10.1002/cac2.70021 | |
💬文献简读 研究首次揭示JAG2+TAN通过激活JAG2/Notch1/RBPJ信号轴,诱导效应性调节性T细胞 (eTreg)的分化程序,进而抑制CD8+ T细胞效应功能。 机制层面,Notch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RBPJ介导eTrge特征基因表达,阐明了Notch通路在eTreg细胞命运决定中的核心调控作用。临床前实验证实,LY3039478和抗-JAG2单抗,可显著降低肿瘤内eTreg比例,并增强抗PD-1治疗的CD8+T细胞浸润与肿瘤生长抑制率。转化医学分析显示,JAG2+TAN高浸润患者对ICB治疗客观缓解率显著低于低浸润组,且联合eTreg标志物可构建预测模型,精准识别ICB耐药人群。 基于Notch抑制剂与PD-1阻断剂的协同效应,研究提出“双靶向免疫重塑”治疗策略,为开展JAG2/PD-1联合靶向临床试验提供了关键机制依据与疗效预测标志物。 👉吉满助力:siRNA |
7、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呼吸道感染的印刷偏振敏感生物芯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文献标题:A Printed Polarization-Sensitive Biochip for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OI:10.1002/adfm.202505794 | |
💬文献简读 呼吸道感染是全世界传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公共医疗保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呼吸道病毒会诱发难以区分的临床症状,因此难以准确检测和有效监测。 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极化敏感的多重生物芯片,利用自组装的各向异性纳米链同时比色检测人鼻腔、喉咙和血清样品中的多种病原体。生物芯片具有图案化的润湿性表面,其中疏水图案有助于精确的样品分割,阻挡检测干扰。亲水区域不仅可以用于打印功能化纳米链以选择性识别不同的呼吸道病毒,还可以通过咖啡环现象支持目标预集中,从而提高病毒检测的效率。 此外,通过定制入射偏振,在纳米链表面附近显示出强光限制,这增加了对病毒负载的比色响应敏感性。因此,可以同时定量各种呼吸道病毒,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检测限为 10 PFU mL-1。在临床试验中,流感患者成功地与其他志愿者区分开来,准确率为 96.2%。这种方法消除了对外源性标记或预扩增的需求,有望扩展呼吸道病原体的家庭诊断工具。 👉吉满助力:假病毒 |
8、各向异性单层石墨烯/纳米金刚石负载PCL导管提供生物物理线索以操纵神经微环境恢复中的神经生物力学和生物电功能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文献标题:Anisotropic Single-layer Graphene/Nanodiamond Loaded PCL Conduits Provide Biophysical Cues to Manipulate Nerve Biomechanics and Bioelectric Function in the Restoration of Nerve Microenvironment DOI:10.1002/adfm.202419411 | |
💬文献简读 周围神经受损的特征是神经微环境紊乱,其中神经力学和生理学受到破坏。类似于机械和生物电微环境的神经支架上的适当生物物理线索代表了实现所需神经接口的先进技术。考虑到雪旺细胞和轴突被独特的机械微环境和周围神经的电敏感特性所包围,通过将单层石墨烯 (SLG) 和纳米金刚石 (ND) 掺入纳米沟槽聚己内酯 (PCL) 纤维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神经装置。这些纳米材料与来自纤维导管的各向异性地形(由 PCL 纤维表面的纳米槽和相邻纤维之间的微米间隙形成)相结合,在增强神经再生过程中显示出非凡的协同作用。 SLG/ND/PCL 神经引导导管 (NGC) 通过 Piezo1 信号转导成功触发雪旺细胞的髓鞘能力,并进一步实现 NFAT 和 Krox-20 分子的同步激活。支架上的细胞也表现出更高的机械敏感性,同时抑制纤维化活性和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产生。综上所述,将纳米材料与各向异性地形相结合的概念可以实现雪旺细胞的髓鞘化能力,从而为制造周围神经再生所需的微环境提供了一种平台策略。 👉吉满助力:siRNA |
9、甘露糖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代谢酶增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Cancer Research 文献标题:Mannose Enhance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Ovarian Cancer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 DOI:10.1158/0008-5472.CAN-24-3209 | |
💬文献简读 肠道微生物组显着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有效性。然而,由于缺乏具有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其临床应用受到阻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口服甘露糖补充剂通过富集啮齿动物粪便(F. rodentium)抑制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的卵巢肿瘤生长。啮齿镰刀菌的给药不仅抑制了肿瘤进展,还增强了抗肿瘤免疫反应。补充甘露糖促进了免疫刺激性肿瘤微环境,其特征是祖细胞耗竭的 CD8+ T 细胞 (Tpex) 的扩增和分化。 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丙酸盐和丁酸盐是驱动甘露糖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的关键代谢物,这在体内得到了验证。从机制上讲,丙酸盐和丁酸盐增强了组蛋白乙酰化,促进了 Tpex 细胞扩增。此外,甘露糖相关基因特征与多种癌症类型对 ICB 治疗的良好反应相关。补充甘露糖还提高了抗 PD-1 疗法和 PARP 抑制剂 (PARPi) 治疗的疗效。这些发现强调了啮齿镰刀菌衍生的代谢物丙酸盐和丁酸盐作为 Tpex 细胞扩增的关键刺激剂的作用,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这强调了甘露糖补充剂在增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癌症免疫治疗结果方面的治疗潜力。 👉吉满助力:siRNA |
10、利用葡萄糖伪装的乳酸阻断剂破坏肿瘤乳酸稳态以增敏化学免疫治疗
ACS Nano 文献标题:Disrupting Tumor Lactate Homeostasis to Sensitize Chemo-Immunotherapy Using a Glucose-Disguised Lactate Interceptor DOI:10.1021/acsnano.5c03545 | |
💬文献简读 肠道微生物组显着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的有效性。然而,由于缺乏具有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其临床应用受到阻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口服甘露糖补充剂通过富集啮齿动物粪便(F. rodentium)抑制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的卵巢肿瘤生长。啮齿镰刀菌的给药不仅抑制了肿瘤进展,还增强了抗肿瘤免疫反应。补充甘露糖促进了免疫刺激性肿瘤微环境,其特征是祖细胞耗竭的 CD8+ T 细胞 (Tpex) 的扩增和分化。 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丙酸盐和丁酸盐是驱动甘露糖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的关键代谢物,这在体内得到了验证。从机制上讲,丙酸盐和丁酸盐增强了组蛋白乙酰化,促进了 Tpex 细胞扩增。此外,甘露糖相关基因特征与多种癌症类型对 ICB 治疗的良好反应相关。补充甘露糖还提高了抗 PD-1 疗法和 PARP 抑制剂 (PARPi) 治疗的疗效。这些发现强调了啮齿镰刀菌衍生的代谢物丙酸盐和丁酸盐作为 Tpex 细胞扩增的关键刺激剂的作用,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这强调了甘露糖补充剂在增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癌症免疫治疗结果方面的治疗潜力。 👉吉满助力:siRNA |
专注科研服务 致力学术赋能
凭借多年对科研创新的不懈支持,吉满生物助力客户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屡次登上世界顶级学术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中,使用吉满生物产品/服务发表文献的有2000+篇,相关论文登临 《Nature》《Cell》《Cancer Cell》 《Molecular Cancer》《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顶级学术期刊。
期刊名称 | 影响因子 |
Nature | 69.504 |
Cell | 64.5005 |
Cancer Cell | 50.3006 |
Molecular Cancer | 41.444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40.8 |
Cell Discovery | 38.079 |
Gut | 31.7917 |
Nature genetics | 31.6985 |
Nature Microbiology | 30.964 |
Cell Metabolism | 28.9995 |
Cell research | 28.1 |
Cell Stem Cell | 25.2698 |
Nature Cancer | 23.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