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靶点资讯
GPRC5D/BCMA/CD3:ORR 显著提升!齐鲁制药三抗QLS4131首披临床数据
吉满生物
2025-11-21

齐鲁制药将在2025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首次公布下一代 GPRC5D×BCMA×CD3 三抗QLS4131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首次人体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


本次会议将于当地时间12 月 6 日至 9 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召开,目前常规摘要已正式发布。



QLS4131为齐鲁制药研发的GPRC5D/BCMA/CD3三抗,具有创新的分子设计(见分子结构图)。 点击了解GPRC5D/BCMA/CD3相关产品


图片

分子设计图


本次公布的是一项评价 QLS4131 在 RRMM 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以及初步有效性的 I 期临床研究(NCT06500507)。本次公布的数据来自其在 RRMM 患者中的 I 期临床试验(NCT06500507),主要评估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免疫原性以及初步有效性。


试验设计


在剂量递增阶段,招募对象为:接受既有治疗后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具有可测量病灶的 RRMM 患者。剂量递增方案包括:


  • 静脉给药(IV):0.06 → 30 µg/kg,每周一次(QW)

  • 皮下注射(SC):30 → 600 µg/kg,每两周一次(Q2W)


为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患者在首次目标剂量前(≥3 µg/kg 水平)接受 1–2 次递增剂量(SUD)。


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共有 17 名患者接受了 QLS4131 治疗,剂量范围为 0.06 至 30 µg/kg(IV,QW)。此外,另有 3 名入组患者接受了 30 µg/kg 的 QLS4131 治疗(SC,Q2W)。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59 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 3。其中 64.7% 的患者曾接受过 3 线及以上的治疗,35% 的患者曾接受过干细胞移植。 

结果显示,在 ≥1 µg/kg 剂量组即观察到疗效。在 15 名接受 QLS4131 静脉注射治疗且符合反应评估标准的患者中,ORR 为60%(≥VGPR 40%)。


在 30 µg/kg 剂量组中,100% 的患者达到 VGPR 及以上的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在10 µg/kg IV 剂量组中的2 名既往BCMA靶向 CAR-T/CAR-NK 治疗失败的患者中:1 例达到严格完全缓解(sCR),1 例达到部分缓解(PR)


安全性方面,QLS4131 具有总体可控的耐受性。未出现剂量限制毒性反应(DLT),也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血细胞减少和 CRS,CRS 的总体发生率为 80%。未观察到 ICANS。


研究者得出结论,QLS4131 毒性可耐受,未观察到 DLT,且与竞争产品(如 强生 JNJ-79635322)已公布结果相比,QLS4131 的 GPRC5D 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同时,即便在较低剂量下也观察到明确疗效。该试验仍在进行中,MTD、RP2D 以及 DLT 还需确定。


目前,国内已有4款GPRC5D/BCMA/CD3三抗进入临床阶段,分别为天广实/康源博创的MBS314、先声药业/艾伯维(SIM0500)、齐鲁制药的QLS4131、信达生物的IBI3003。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靶点资讯

GPRC5D/BCMA/CD3:ORR 显著提升!齐鲁制药三抗QLS4131首披临床数据
吉满生物
2025-11-21

齐鲁制药将在2025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首次公布下一代 GPRC5D×BCMA×CD3 三抗QLS4131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首次人体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


本次会议将于当地时间12 月 6 日至 9 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召开,目前常规摘要已正式发布。



QLS4131为齐鲁制药研发的GPRC5D/BCMA/CD3三抗,具有创新的分子设计(见分子结构图)。 点击了解GPRC5D/BCMA/CD3相关产品


图片

分子设计图


本次公布的是一项评价 QLS4131 在 RRMM 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以及初步有效性的 I 期临床研究(NCT06500507)。本次公布的数据来自其在 RRMM 患者中的 I 期临床试验(NCT06500507),主要评估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免疫原性以及初步有效性。


试验设计


在剂量递增阶段,招募对象为:接受既有治疗后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具有可测量病灶的 RRMM 患者。剂量递增方案包括:


  • 静脉给药(IV):0.06 → 30 µg/kg,每周一次(QW)

  • 皮下注射(SC):30 → 600 µg/kg,每两周一次(Q2W)


为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患者在首次目标剂量前(≥3 µg/kg 水平)接受 1–2 次递增剂量(SUD)。


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共有 17 名患者接受了 QLS4131 治疗,剂量范围为 0.06 至 30 µg/kg(IV,QW)。此外,另有 3 名入组患者接受了 30 µg/kg 的 QLS4131 治疗(SC,Q2W)。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59 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 3。其中 64.7% 的患者曾接受过 3 线及以上的治疗,35% 的患者曾接受过干细胞移植。 

结果显示,在 ≥1 µg/kg 剂量组即观察到疗效。在 15 名接受 QLS4131 静脉注射治疗且符合反应评估标准的患者中,ORR 为60%(≥VGPR 40%)。


在 30 µg/kg 剂量组中,100% 的患者达到 VGPR 及以上的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在10 µg/kg IV 剂量组中的2 名既往BCMA靶向 CAR-T/CAR-NK 治疗失败的患者中:1 例达到严格完全缓解(sCR),1 例达到部分缓解(PR)


安全性方面,QLS4131 具有总体可控的耐受性。未出现剂量限制毒性反应(DLT),也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血细胞减少和 CRS,CRS 的总体发生率为 80%。未观察到 ICANS。


研究者得出结论,QLS4131 毒性可耐受,未观察到 DLT,且与竞争产品(如 强生 JNJ-79635322)已公布结果相比,QLS4131 的 GPRC5D 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同时,即便在较低剂量下也观察到明确疗效。该试验仍在进行中,MTD、RP2D 以及 DLT 还需确定。


目前,国内已有4款GPRC5D/BCMA/CD3三抗进入临床阶段,分别为天广实/康源博创的MBS314、先声药业/艾伯维(SIM0500)、齐鲁制药的QLS4131、信达生物的IBI3003。

Tel: 400-627-9288
留言咨询
重置
提交
客服
微信
电话
留言
留言咨询
重置
提交